索引號:430S00/2022-02017166
信用服務機構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信用服務機構和信用服務市場的規范與發展。《湖南省社會信用條例》的相關規定,為信用服務機構采集信用信息和政府采購信用產品提供了政策依據,為信用服務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路徑,夯實了信用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
“十四五”以來,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信用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下,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以省政府令的形式頒布《湖南省社會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省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湖南省信用服務機構管理暫行辦法》,同時在“信用中國(湖南)”信用服務機構建檔的省內外信用服務機構已有12家,省級和各市州信用服務行業協會達25家,長沙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長沙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紛紛引入信用服務機構制定了信用建設相關團體標準。信用服務行業已從傳統的征信、評級業務,向調查征信、信用評級、信用擔保、信用保險、信用管理咨詢、信用培訓、商賬管理、誠信文化宣傳等全面發展。
總體來看,我省信用服務行業的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協同管理格局尚未形成;信用服務市場不發達,服務體系不成熟,信用服務機構公信力不足;信用服務機構承諾等級、惡意壓價競爭、違規收費、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信用服務從業人員數量不足,人才需求缺口大,缺乏專業系統培訓。加強對信用服務機構規范,營造風清氣正、有序規范的良好市場環境成為當前我省信用服務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條例》的出臺恰逢其時,有助于凝結共識,明確方向,更好地推動我省信用服務業可持續的發展。
信用服務機構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一環,相比較一般市場主體,其失信行為造成的負面影響更大,性質更惡劣,因此,信用服務行業的規范是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分別從政府監管、自身信用建設等方面對信用服務行業的規范進行了明確。《條例》對政府部門如何在新形勢下培育和促進信用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之有效的政府培育和監督管理將為信用服務行業開拓廣闊的發展空間;加強自身信用建設是對信用服務機構的基本要求,《條例》指出信用服務機構在收集、處理社會信用信息和提供信用服務和產品過程中,應當遵循客觀、公正和審慎的原則,依法依規經營,只有不斷加強自身信用建設、提高服務質量,才能贏得政府、市場的信任,享受到信用服務市場的紅利并逐漸發展壯大,《條例》為信用服務機構提升公信力和競爭力明確了基本前提。
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信用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支撐和保障。信用數據是信用服務行業開發產品和服務的核心要素,《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和第十七條對公共信用信息和非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提供和披露進行了規定,為信用服務機構基于社會信用信息開發信用產品和服務提供了政策依據,有助于信用服務行業持續獲取信用數據資源、降低信用數據獲取成本和風險,必將進一步激發信用服務行業創新動能。《條例》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分別從產品和服務、行業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為信用服務行業的發展給出了方向性指引。信用服務市場的不斷擴張,尤其是以各級政府部門和大型企事業單位為代表的信用評級、信用擔保、信用管理咨以及培訓等信用產品和服務需求的穩健增長,以及以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技術為基礎的信用科技的日益成熟,將為信用服務行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市場基礎和技術基礎;由信用服務行業協會組織信用服務機構共同制定行業標準、技術規劃和管理規范,增強行業誠信守法、公平競爭的意識,將整體提升信用服務行業服務能力和公信力;信用服務行業的發展人才是核心,《條例》立足長遠和全局,在鼓勵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培育信用管理專業人才的同時,也高度重視人才引進的問題,推動人才培養與行業發展同向同行,將為我省信用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綜上所述,《條例》的出臺,標志著我省信用服務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信用服務機構作為自身信用建設的主體和行業信用建設的推動者,要充分發揮引導、協調、組織的強大功能,提升行業服務能力和公信力,當好政府推動信用建設的參謀和助力,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一、持續推進自身規范化建設。一是建立信用檔案。在具備基本服務能力的條件下,按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建檔,規范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加強信用軟環境建設。二是加強信息公開。嚴格按照登記機關批準的業務范圍開展各類信用服務。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將信用建設納入制度建設,及時向社會公開登記事項、服務事項及運行情況、財務、重大資產變化等信息,就服務項目、服務內容、收費標準等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三是規范信息采集。研究制定服務對象的信用信息收集標準,信息采集應當堅持客觀、嚴謹、準確的原則,建立內部信用信息收集渠道,依法收集、記錄和整理服務對象在生產、經營中產生的有關信用信息,建立健全服務對象信用檔案。四是規范業務開展。根據自身行業特點,依法依規開展信用評價相關工作。協助推動行業信用標準的制定,依據政府部門認定或發布的政策、標準進行信用評級評價,提高行業組織信用服務的專業化。信用評價工作要以促進行業自律、提高行業信用水平為宗旨,同時優化評價指標體系,完善評價操作流程,提升行業信用評價效率,評價方法、標準、結果等應當公開發布并提供查詢服務。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網站、微信公眾號等載體,積極宣傳信用評價結果,提高信用評價工作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五是提高管理能力。通過舉辦培訓班、研討會等形式,加強服務對象信用管理專業知識培訓,增強服務對象信用風險防范能力。同時建立科學的信用管理流程和信用風險管理制度,提升服務對象綜合競爭力,形成有效的信用風險防范機制。
二、完善行業誠信自律建設。一是規范從業人員職業行為。研究制定行業職業道德準則,提高從業人員思想道德和素質,培養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技術業務素質,營造良好的誠信執業氛圍,提高行業整體素質,將推動誠實守信作為從業人員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二是規范行業發展秩序。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制定發布行業標準、地方標準、行業規劃等。開展行業標準化工作,提高信用服務質量。充分發揮信用服務機構的橋梁紐帶作用,倡導公平競爭、誠信經營,協調服務對象與其他經濟組織之間關系,維護服務對象和行業整體利益。三是踐行誠信承諾。重點圍繞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對象和收費標準進行公開承諾,做到不強行服務,不超出規定的業務范圍開展活動,創新誠信服務方式,打造誠信服務品牌。
(作者:談毅,湖南建工集團副總經理,省守合同重信用協會會長;石春野,湖南省長沙市綠盾信用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文件鏈接:
《湖南省社會信用條例》
原文鏈接:
http://fgw.hunan.gov.cn/fgw/xxgk_70899/zcfg/zcjd/202206/t20220621_2630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