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等5部門日前印發《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通過開展技術攻關、建立標準體系、完善公共服務等舉措,力爭形成100個以上可靠性提升典型示范,推動1000家以上企業實施可靠性提升。
可靠性作為反映產品質量水平的核心指標,是制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我國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速推進,可靠性理念得到進一步拓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現代產品的可靠性,需要從產品以及人機交互性、安全性、環保性、經濟性等多維度進行綜合考慮。對于可靠性指標要求則更為全面,不僅要追求絕對高可靠、長壽命,還更關注經濟成本和生態約束下的最佳可靠性水平。此外,“產品使用階段的可靠性”逐漸演變為“產品全生命周期、全鏈條的可靠性”,貫穿產品研制、生產、使用、報廢等各階段,覆蓋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整機與系統等環節,涉及維度更廣泛。
經過多年探索,我國制造業可靠性取得顯著成效,可靠性工程技術體系基本建立,應用領域持續拓寬,部分產品可靠性達國際先進水平。但總體而言,我國制造業可靠性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差距,產業基礎存在諸多短板弱項,關鍵核心產品可靠性指標尚待提升,管理和專業人才保障能力不足,制約我國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
專家表示,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元器件、關鍵基礎軟件、關鍵基礎材料及先進基礎工藝是工業基礎的重要組成,對整機裝備的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起決定性作用。關鍵基礎軟件是推進工業現代化、數字化的重要手段,先進基礎工藝是實現產品低成本、高性能和高可靠的重要保障。
高端裝備制造是國家現代化工業體系的基礎和核心,是制造業綜合實力和國家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特別是重大技術裝備,具有系統成套、技術復雜、附加價值高、帶動性強、投入強度大等特點,關系國家戰略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
目前,我國精密減速器、高端軸承、先進半導體材料、車規級汽車芯片等基礎產品以及重型數控機床、先進農機、精密測量儀器等整機產品可靠性水平不高。《實施意見》針對上述問題,聚焦機械、電子、汽車3個行業,通過實施可靠性筑基工程,補齊基礎產品可靠性短板,提高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元器件、關鍵軟件、關鍵基礎材料及基礎工藝可靠性水平,為相關行業整機產品可靠性提升奠定基礎。通過實施可靠性倍增工程,促進可靠性增長,推動關鍵核心產品可靠性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為何重點關注機械、電子、汽車行業?有關負責人表示,這3個行業產業規模大,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高,輻射帶動能力強,且具備一定的可靠性工作基礎,在制造業可靠性提升中具有代表性。機械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已具備相當規模,部分產品可靠性水平提升明顯;電子是工業基礎行業,行業體量大、市場競爭充分,對其他行業具有重要支撐作用,重點企業均已建立完善的可靠性管理體系;汽車的安全可靠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息息相關,行業可靠性實踐起步早、步伐快、水平高,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可靠性技術和管理體系。
根據《實施意見》,一方面,要通過提高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元器件可靠性,促進相關行業產品可靠性提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另一方面,要發揮行業基礎優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為其他行業樹立典型示范,帶動制造業可靠性整體水平提升。(記者 李芃達)
原文鏈接:
五部門印發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加快提升重點行業關鍵產品可靠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