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2023招標采購數字化發展大會“招標采購數字化交易創新成果”專題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國招標投標協會(以下簡稱中招協)常務副會長袁炳玉出席會議并致辭。華能招標有限公司總經理白軍坡主持會議。中招協會員單位代表、業界專家及媒體代表近180人參加會議。會議由華能招標有限公司、華信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招互連應用科技有限公司、國泰新點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華能招標有限公司總經理白軍坡
白軍坡總經理致歡迎辭。他指出,傳統招標采購行業正面臨巨大變革,招標模式、組織形式、服務模式、合作形式等都在加快轉型和致力創新。面對大變革的歷史機遇期,希望行業在中招協的引領下,深化招標采購數智化經驗交流,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的務實合作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招標采購領域關鍵問題,探索新模式、新場景、新業態,為提升招標采購數智化水平、促進供應鏈產業鏈創新鏈生態系統的穩定安全、實現供應鏈綠色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招標投標協會常務副會長袁炳玉
袁炳玉常務副會長在致辭時指出,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發展數字經濟,廣泛應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各位嘉賓齊聚于此,拿出寶貴時間對最新數字化交易成果進行開放性的分享與借鑒,旨在進一步推動各項創新數字化技術在招標采購領域推廣和落地,推動招標采購行業朝著標準化、數字化、工具化、融合化方向大步前進,破除妨礙要素市場配置、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推動建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總師、研究員張立
在專家解讀環節,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總師、研究員張立以“基于北斗網格碼的可計算數字地球——打造數字化交易的創新平臺”為題,結合其開展數字化交易創新性平臺的工作經驗做了分享。他指出,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大算力、大模型等新技術,通過數字地球的技術積累和產品打造,一方面,可以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空天信息產業重要的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基于數字地球,可以連接資源、能力和需求,為開發商、政府、企業和個人提供精準服務,產生數據、服務、系統等價值,進而構建全新的價值網絡和生態系統,并帶來更大的邊際效應和產業鏈效應。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綜合標準部負責人韓艷
在制度解讀環節,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綜合標準部負責人韓艷以“《數據資產評估指導意見》解讀”為題,對數據資產評估過程、《數據資產評估指導意見》主要內容進行了介紹。她強調,在開展數據資產評估時,應遵循“勤勉盡責、具備專業勝任能力、關注合法性和安全性、適當區分價值、進行核查驗證、合理假設”原則,關注被評估的數據資產的信息、法律、價值三大屬性和成本、場景、市場、質量四大價值影響因素,尤其應關注數據資產評估特有的場景因素和質量因素。
在主題發言環節,11位代表圍繞招標采購數字化交易創新成果進行了交流分享。
華信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供應鏈研究院院長何吉濤
華信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供應鏈研究院院長何吉濤以“供應鏈和采購數字化發展探討”為題作了分享。他指出,供應鏈數字化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優先選項,應將招標采購數字化作為供應鏈數字化的核心和抓手。在推進供應鏈數字化方面,應以更持續的價值創造為目標、以變革為核心、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人才為關鍵,構建基于供應鏈、數字化、生態化的供應鏈平臺。在采購數字化轉型方面,應推進管理從單個項目擴展到同類甚至所有相關項目、從招投標核心周期擴展到招標采購全生命周期、從招投標項目擴展到供應鏈,并對評標機制作出變革。
無錫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曹德金
無錫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曹德金以“區域協同、資源共享,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為題,分享了中心承建的長三角遠程異地評標協調系統項目成果。該項目以江蘇省“四合一”遠程異地評標協調系統升級為基礎,與上海、浙江、安徽相關系統對接,在建立健全技術標準規范、服務規范、實施細則、主副場協調機制等的基礎上,最終形成長三角區域統一共享的遠程異地評標協調系統,推動長三角區域內跨省遠程評標常態化,并逐步拓展應用到其他交易領域。目前,長三角區域已有20個市(區)依托該系統開展跨省遠程異地評標,項目數量1818個,累計抽取評標專家12360人次,實現長三角主副場試點項目全覆蓋,并與山東、重慶、內蒙古等地完成了跨區域試點。
北京隆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吳樹貴
北京隆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吳樹貴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招標采購中的應用”為題作了分享。他指出,當前,生成式AI應用(Apps)或平臺幾乎都是通用型產品,缺少可直接賦能企業經營管理的專用Apps。針對此,隆道采用“五步法”進行生成式人工智能Apps研發,成功研發出數款招標采購業務AI助手,實現了“即索即得”高效率、“多元維度”可交叉、“實話實說”無干擾、“無師自通”易上手、“激活數據”推進數據資源化等功能。他強調,招標代理機構數字化轉型要重點實現四大任務,即作業方式數字化、經營管理數字化、專家資源數字化和數據資源化。
南京鑫智鏈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總經理陶立春
南京鑫智鏈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總經理陶立春以“招標采購數字化實現供應鏈中小微企業普惠金融創新”為題作了分享。他指出,供應鏈普惠金融的發展離不開交易數據的流通交互和銀企業務協同,南京鑫智鏈圍繞數據要素探索的數字融資服務,與傳統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存在本質不同,該服務基于“供應鏈、區塊鏈、司法鏈”三鏈融合,圍繞電子招標采購供應鏈全流程,可在不同的階段提供不同的服務產品,真正落實國家普惠金融政策,從源頭上解決長期以來困擾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時間長”難題,對供應商、金融機構和核心企業均具有重要價值。
上海百通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招標代理板塊副總經理、經營運營中心副總經理張英霞
上海百通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招標代理板塊副總經理、經營運營中心副總經理張英霞以“基于人工智能的招標文件自動生成實踐”為題作了分享。她指出,招標文件的編制是招標采購的重要環節,上海百通借助數字化手段和“七步法”完成了從模板控制到智能生成的探索,實現了招標文件編制的智能化:通過編制工具軟件的放大招標文件模板效益;通過團隊知識庫擴展從業者綜合能力;通過智能審核檢查提高審查效率和文件編制質量;通過智能編寫系統全面提升招標文件編制質量和效率。她認為,技術發展和企業實踐將助推基于人工智能編制招標文件未來實現新突破。
北京中招互連應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志高
北京中招互連應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志高以“建設互通互連互信數據流通基礎設施,助力招標采購數字化”為題作了分享。他指出,當前正處于由電子化向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期,電子化基礎設施向數據可信流通基礎設施轉型升級至少應包含互通、互連、互信三大體系,這三者是招標采購數字化的基礎。他從七個方面分享了企業利用數據基礎設施構建招標采購數字化新模式的探索,即主體信息從最多錄一次到零錄入、從傳統CA到一照通投、商務標從手工編制到智能生成、從不見面到虛擬化、從評標雙盲到評標三盲、從紙質保函到數電保函、從管借不管還到管借又管還。
北京中昌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數字中心副經理李會珍
北京中昌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數字中心副經理李會珍以“以智慧城軌為目標,推進工程數字化建設管理”為題進行發言。她結合青島地鐵近7年的工程數字化實踐,梳理了企業工程數字化所經歷的三個階段,分享了由BIM的可視化應用到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應用的突破與創新,即遵循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動力、以理念轉變為戰略引領、以管理改變為關鍵要素,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建設管理。未來,企業將圍繞數據應用價值管理、自主軟件技術研發、落實數字化應用專項資金、加強復合型人才隊伍建設等四個方面持續提升數字化建設管理水平。
華春建設咨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華春電子招標投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唐騰飛
華春建設咨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華春電子招標投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唐騰飛以“電子采購全生命周期數字化解決方案”為題進行了交流。針對市場上多數交易平臺在采購人業務管理方面存在的欠缺,華春將電子采購全生命周期管理與電子招投標全過程充分融合,為采購所有階段提供電子化管理,并對各個階段、各項數據進行全面管理、分析、整合,通過構建“數據集成、數據共享、智能預警、智慧管控”一網交易和內部管控體系,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風險識別、全周期過程管控、智能預警等多種應用。下一步,華春將聚合采購人、各級供應商,將金融、物流、商業等服務體系進一步融入系統,形成上下游各級聯動協同的采購生態鏈,實現項目管理的全過程生命周期數字化。
北京筑龍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智能化事業部總經理、筑龍研究院副院長胡婧玥
北京筑龍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智能化事業部總經理、筑龍研究院副院長胡婧玥以“招標采購智能化轉型探索”為題作交流發言。她分享了企業物料數據智能化管理應用和智能評標應用兩個典型案例:前者針對傳統物料主數據管理存在的建設投入巨大、數據規范難以延續等瓶頸而開發,通過一攬子智能化算法服務,提升物料主數據的數據質量及管理效率,并拓展數據標準的應用面;后者針對傳統評標模式評標效率不高、評審主觀性強等問題而開發,可對相關內容進行智能提取、解析和檢查,直接給出專家結論并提交專家復核,同時采用多項智能化技術檢查投標人有無圍串標關系,既提高了評審效率,也確保了公平公正。
法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方杰
法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方杰以“AI大數據賦能招采的應用與實踐”為題進行了分享。他指出,針對當前數據的沉淀、治理、交易與應用的行業難點,法正深耕智能數據的采集與治理、AI大數據賦能用戶等AI大數據場景化應用,將項目、業主、競爭對手融為一體,形成市場分析、商機挖掘、業績提升的管理閉環,同時利用AI神器指數提升工作效率,既幫助代理機構和軟件開發商創造價值,也幫助投標人實現業績增長。
上海匯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利江
上海匯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利江以“創新業務智能化管理場景,打造數智化招標采購平臺”為題作了分享。他指出,當前招標采購正從電子化、數字化向智能化加快邁進。智能技術尤其是AI、大數據、大模型的應用需要重點關注兩個方面;一是有無法律明確支持;二是市場是否認可接受。數智化要從招標和非招標采購環節、交易環節等多個環節以及供應商管理、合同管理等多個方面共同推動,并做好品類管理、供應商管理和風險管理三方面工作。他還對供應商智能畫像與智能推薦、智能評審等作了介紹,并建議在《招標招標法實施條例》修訂中進一步明確對人工智能的適用情形。
袁炳玉常務副會長作總結講話。他指出,會議充分展示了招標采購企業在制度、模式、服務、技術等方面的實踐探索和創新成果。當前,招標采購已經開啟了從電子化向數字化、從數字化向智能化和智慧化、從服務交易平臺向服務主體單位的新一輪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化、高質量、高標準的招標采購市場化、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交易生態,對行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希望業界企業以此次會議為契機,主動作為,以堅定的信念、創新的理念、開放的心態,積極擁抱和迎接數字化轉型的新業態、新未來。
來源:中招協秘書處